12 結果
20
- 10
- 15
- 20
- 25
- 30
- 50
精選
- 精選
- 暢銷度
- 依字母順序 (由 A 到 Z)
- 依字母順序 (由 Z 到 A)
- 價格 (從低到高)
- 價格 (從高到低)
- 日期 (從舊到新)
- 日期 (從新到舊)
排序
排序:
- 精選
- 暢銷度
- 依字母順序 (由 A 到 Z)
- 依字母順序 (由 Z 到 A)
- 價格 (從低到高)
- 價格 (從高到低)
- 日期 (從舊到新)
- 日期 (從新到舊)
-
真苔|Bryum
🌿 真苔(Bryum)真苔是最常見、也最容易在都市中看見的苔蘚之一,常出現在潮濕的水泥牆面、花台邊緣或地縫中。它喜歡充足日照,在雨季特別容易大量萌發。根據我們的栽培經驗,真苔具有良好的耐熱與耐曬能力,適合開放環境種植。但若光線不足或濕度過高,容易出現徒長或黑化現象,因此通風與光線配置尤為重要。 📈 栽培資訊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●○(喜強光,略耐曝曬)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○○○(耐乾,忌積水)🌱 種植難度:●○○○○(非常穩定)📌 建議用途:適合用於開放式微景觀、戶外盆景或低罩栽培。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200.00
$250.00- $200.00
- 單價
- / 每
-
扭口苔|Barbula
🌿 扭口苔(Barbula) 扭口苔是直立型、密集叢生的地表苔蘚,常見於公園或花圃的陰濕土壤上,與真苔一起出現的機會很高。葉片披針狀、葉緣有細齒,葉面與葉腋常見無性芽,整體看來翠綠帶點黃綠。它的耐旱性不錯,乾燥幾天也不會死亡,但若積水浸泡太久,則容易發黑。根據我們栽培觀察,扭口苔喜歡通風與明亮光線,與真苔一樣,適合種在開放式盆景或低罩微景觀中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●○(喜強光,略耐曝曬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○○○(可耐乾,忌積水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○○○○(容易照顧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栽種於開放式微景觀、戶外盆景或日照充足處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濕地苔|Hyophila
🌿 濕地苔(Hyophila) 常見於平地通風良好的岩壁、水泥牆上,是台灣城市裡常見的一種直立型苔蘚。每一株植體彼此獨立、清晰分離,乾燥時葉片會緊緊捲曲向內,像是保護自己一般。葉色多為黃綠至棕色,質感略硬且富有光澤。頂芽間常出現小巧圓球形的無性芽,看起來像是小糖球,是這類苔蘚的有趣特徵。多年種植觀察發現,濕地苔對通風與陽光的接受度高,耐旱性強,但避免積水能維持狀態最佳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○○(喜通風明亮,略耐日曬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○○○(可短期乾燥,忌積水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○○○○(非常穩定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開放式微景觀,擺設於岩石、牆面質感造景區域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小鳳尾苔|Fissidens
🌿 小鳳尾苔(Fissidens) 葉形整齊、排列如羽,從側面看像極了展開的鳳尾,因此得名。這類苔蘚多呈直立生長,植株小巧、單株分明,適合點綴於景觀中層,帶出細緻又層次分明的自然感。小鳳尾苔對濕度與通風要求略高,若環境過於悶熱容易發黃,建議種植在明亮但無直射光的區域。我們實際種植發現,它在岩面或樹蔭旁表現最佳,也非常適合搭配微型石景造景使用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○○(喜散光、忌曝曬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需濕潤、通風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○○○(需留意通風與濕度平衡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栽種於微景觀中層,可點綴岩石、木片表面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大鳳尾苔|Fissidens
🌿 大鳳尾苔(Fissidens) 與小鳳尾苔相似,大鳳尾苔也有整齊排列、羽狀展開的葉形,給人柔和而有結構感的印象。它多出現在潮濕溪谷的岩石上,喜歡穩定水氣與低光的林下環境。根據我們的栽培經驗,大鳳尾苔怕乾燥也不耐強光,若濕度不足,容易出現萎縮或枯黃現象。適合設置在微景觀的下層,或靠近水氣來源的位置,營造濕潤的野溪質地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避免曝曬,喜散光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●○(喜濕潤,忌乾燥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○○○(需穩定濕度與通風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鋪設於微景觀下層,靠近水氣或石面造景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️全悶養 ✅ 半悶養 ✅ 苔球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120.00
- $120.00
- 單價
- / 每
-
孔雀苔|Hypopterygium
🌿 孔雀苔(Hypopterygium) 外型如同孔雀開屏般華麗,是少數擁有「扇形羽狀分枝」的苔蘚植物。葉片排列整齊、三列明顯,枝端扁平展開,猶如鳥羽,是造景中極具視覺張力的品種。它喜歡生長在潮濕陰暗、有腐植層的岩石表面,形成一層層覆蓋狀結構,有助於保水與穩定地形。栽培上建議保持高濕度與穩定通風,能展現完整的羽狀輪廓,為瓶中森林增添一抹精緻且生動的質感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喜陰濕、避免直射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●○(需高濕穩定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●○○(對環境要求較細緻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做為視覺焦點,用於微景觀中層或岩石景上緣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全悶養 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比拉真苔|Bryum
🌿 比拉真苔(Bryum) 比拉真苔是真苔的放大版,直立挺立、株形飽滿,是少見的中型直立苔蘚。雖然怕熱怕曬,但栽種穩定後表現亮眼,非常適合用於營造立體景深。屬於相對稀有的品種,推薦給喜歡精緻微景觀的玩家。植株間距較大,建議搭配矮型鋪地苔做出自然落差與層次感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忌強光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需穩定濕度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●○○(對環境敏感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用於微景觀下層點綴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200.00
$250.00- $200.00
- 單價
- / 每
-
金髮苔|Polytrichum
🌿 金髮苔(Polytrichum) 擁有金黃色澤的葉緣,金髮苔是典型的直立型古老苔蘚。成長極為緩慢,但造型筆直、線條明確,是瓶景或盆景中打造「站立感」的絕佳角色。對環境穩定性要求高,建議擺放於低溫、通風的環境中養護。高大挺拔的株形能打破瓶內平面,提升整體空間視覺張力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○○(忌烈日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高濕通風佳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●○○(照顧需耐心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瓶景高莖造景或盆景點綴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全悶養 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石地錢|Reboulia
🌿 石地錢(Reboulia) 擁有扁平鋪展的片狀結構,石地錢是地錢類中少見的微景觀素材。常見於潮濕的石縫與腐植土中,外觀具原野感,是模擬自然場景的好幫手。種植難度極低,是新手入門的理想選擇。平鋪性強,能快速覆蓋空隙與底材,也能沿著地形自然延展,製造野外濕地感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散光即可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喜濕忌乾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○○○○(新手也能上手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微景觀中下層地被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浮蘚|Ricciocarpos
🌿 浮蘚(Ricciocarpos) 浮蘚屬於水中型苔蘚,葉狀體分裂成愛心形,每片翠綠透明,搭配裂葉增生的獨特結構非常可愛。生長速度適中,喜歡半日照,放在光線柔和的環境最能保持色澤與生長。需注意水溫變化,避免高溫或忽冷忽熱,以免植體萎縮或軟化。適合用作水陸造景或玻璃盆中浮植層,是搭配水生植物與小型石景的理想選擇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○○(半日照) 💧 水分需求:水中養殖,注意水溫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○○○(需控水溫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用於盆栽中的浮植層、水中微景觀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水中養殖 ✅ 半水陸造景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🌿 孔雀苔(Hypopterygium) 外型如同孔雀開屏般華麗,是少數擁有「扇形羽狀分枝」的苔蘚植物。葉片排列整齊、三列明顯,枝端扁平展開,猶如鳥羽,是造景中極具視覺張力的品種。它喜歡生長在潮濕陰暗、有腐植層的岩石表面,形成一層層覆蓋狀結構,有助於保水與穩定地形。栽培上建議保持高濕度與穩定通風,能展現完整的羽狀輪廓,為瓶中森林增添一抹精緻且生動的質感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喜陰濕、避免直射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●○(需高濕穩定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●○○(對環境要求較細緻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做為視覺焦點,用於微景觀中層或岩石景上緣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全悶養 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綠葉光蘚(Cyathodium smaragdinum
🌿 綠葉光蘚(Cyathodium smaragdinum) 光蘚是一種扁平片狀、色澤閃亮的苔蘚,常出現在陰暗潮濕的岩壁、水泥縫中,特別在雨季時大量萌發,呈現鮮明黃綠色光澤。野外冬季時常會暫時「消失」,但那是環境休眠現象,並非死亡;在穩定栽培條件下能持續保有狀態。光蘚質地柔嫩、葉體薄且脆,極度怕壓傷,不宜重疊種植或放置於頻繁接觸處。我們實際栽培發現,保持高濕、良好通風與適當遮光,是養好它的關鍵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○○○(喜陰濕、可接受短暫直射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保持濕潤,忌積水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●○○○(需細心照料,避免壓損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鋪設於微景觀下層、岩面、水泥景結構,可作為視覺亮點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全悶養 ✅ 半悶養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-
錢蘚|Riccia
🌿 錢蘚(Riccia) 錢蘚是一種葉狀體苔類,呈二叉分枝的平展形態,外型緊密鋪地,質地柔軟、色澤清亮。在明亮且濕潤的環境中生長良好,常用於微景觀下層鋪面或包覆苔球表面。我們實際栽培發現,錢蘚對光線的接受度比光蘚略高,但仍屬低光型,建議放在散射光穩定的位置。葉體薄且脆,非常怕壓傷,移植時應避免重疊、保持通風與濕度,才能長出漂亮平整的綠毯效果。 📈 栽培資訊 ☀️ 光照需求:●●●○○(喜明亮散光) 💧 水分需求:●●●○○(濕潤穩定,忌積水) 🌱 種植難度:●○○○○(新手友善) 📌 建議用途:適合鋪設於微景觀中層、苔球表面,營造細緻均勻的地被質感。 🧪 適合種法:✅ 半悶養 ✅ 苔球 ✅ 盆植 📦 售價資訊與尺寸請參考頁面標示。- $0.00
- $0.00
- 單價
- / 每





















